作家进校园|羽微微:“一首诗的诞生”讲座顺利举行

作者: 时间:2024-12-23

为提升我院学生的写作水平,2024年12 月 20 日下午,作家进校园首场活动——羽微微:一首诗的诞生讲座在学校明科楼一楼报告厅举行。

讲座由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、梧州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。主讲人梧州知名作家羽微微以自己的创作经历,讲解了诗歌写作的准备前提与创作全过程,分享了诗歌创作的方法。

讲座由李光先老师主持,吸引了梧州本土众多作家和在校师生前来聆听,现场气氛热烈。

羽微微在作讲座


诗人简介:羽微微,本名余春红,出生于广东茂名,现居广西梧州。曾获人民文学奖、诗选刊先锋诗歌奖。出版诗集《约等于蓝》及《深蓝》。诗歌作品收入为全国400所高校选用的大学创意写作教材。


谢友中副院长为羽微微颁发校外导师聘书


遴选的优秀学生与校外导师羽微微合影


讲座正式开始前,谢友中副院长给羽微微作家颁发校外导师聘书。遴选的优秀学生与校外导师羽微微合影。

讲座现场

讲座中,羽微微分享了诗歌创作的诸多心得。她强调高质量而大量的阅读是写好诗歌的前提,她鼓励大家要常读诗歌,以享受的心态去感受诗歌的魅力,在日常中通过听诗、出声朗读等方式,于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。羽微微讲述了自己 20 多年的诗歌创作历程,用亲身经历向大家诠释了坚持与热爱在诗歌创作中是不可或缺的,同时强调发表作品的多少并非衡量优秀作家的唯一标准,深化阅读、不断积累才是关键。她建议大家背诵诗歌,可通过网络、公众号(如诗歌 poetryart)、笔记本等方式建立自己的诗库,以便在诗歌创作中获取经验。

在创作技巧的分享中,羽微微深入讲解。她指出艺术是相通的,诗歌技巧与电影拍摄技巧如出一辙。她以电影镜头的动态运用类比诗歌创作,阐述诗歌中形象化展现的要点,并以自己的作品《蚂蚁》为例加以说明。羽微微着重强调,创作诗歌最重要的在于“如何写”而非“写什么”,以盘妙彬老师的诗歌《南山上悠然见牛粪》为例,以其独特的创作视角,讲述了万物的样子就是诗的样子。以《公园里的“二月蓝”》《月夜》《不在的人》等诗歌为例,并邀请在场同学朗读诗歌,让同学们更直面地感受到诗歌的美。她强调独特发现与独特呈现的重要性,如同光与影的巧妙关系。

在谈及诗歌张力的塑造时,羽微微传授了四种方法:跳跃、留白、对立、陌生化。她提出跳跃式创作,即消灭无效过渡,留白以形成思维黑洞吸引读者等方法,张力可呈现舒缓或抑制的不同效果。她还提及好的艺术皆具诗意,而评判好诗的标准之一是经得住反复品味凝视。此外,羽微微阐述了诗歌创作中陌生化的重要性,简单来说,陌生化就是偏离常识,偏离常态,赋予其新的感觉和新的意义。以顾城老师的诗歌《和一个女孩子结婚吧》为例,具体讲解了陌生化在该诗歌中的运用,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与突袭感。

羽微微作家和同学们互动

互动环节中,同学们积极提问,就诗歌技巧与生活感受的权衡取舍,以及如何分清诗歌有效与无效表达等问题与羽微微深入探讨。最后,羽微微还为同学们推荐了一些诗歌读物,助力大家在诗歌的海洋中继续遨游探索。


讲座结束后羽微微和弟子们交流

讲座后,23汉语言文学3班王雪敏同学表示:“参加完今天的讲座,并且有了校外指导老师,使我如沐春风,收获颇丰。

讲座使我对诗歌的认知不再浮于表面,懂得其是灵魂与生活的交融,需用精炼语言勾勒浓烈情感。

指导老师认真帮助同学修改诗句,让诗更有感染力,还无私分享了排版等创作技巧。在与老师交流时,我领悟到创作是多方对话,要找好自我表达与读者共鸣的平衡。

今天为我开启了新的创作旅程,我已满怀热情,准备在现代诗领域深入探索,追逐佳作梦。”

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、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团委·学生会协办了此次讲座。

此次讲座不仅让师生们领略了羽微微的诗歌智慧与创作魅力,更为校园营造了浓厚的文学氛围,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师生的写作素养。


图片:黄俊锦、李光先

撰文:林雨馨

审核:段祥贵




版权所有: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    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4 @ All Rights Reserved
电话:0774-5820253  地址:广西梧州市富民三路8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