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董卿主持的那个中国诗词大会,在有一期的七夕特辑里面就有讲到:‘爱情是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的思念;也是君住长江头,我住长江尾,日日思君不见君,共饮长江水的相思。’你们可以用诗词去引入自己说的话,这样能够更加出彩……”听着这精彩的点评,观众们沉浸在诗词之美中,而被点评的选手们,恍然大悟,点头称赞。
4月13日,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会在明理楼南楼303举办校园主持人大赛初赛。出席此次比赛的嘉宾有:2017年“妙语生花”校园主持人大赛亚军获得者董一平;2017年“妙语生花”校园主持人大赛优秀奖获得者李月妹,2018年“话”茧成蝶——持梦远航校园主持人大赛季军获得者邓树萍。主持人为黄晶晶。
此次比赛的目的是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,增强“四个自信”,在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为学生提供舞台的同时,更好地发掘学校具有主持特长的学生。
比赛共分三个环节,依次是选手自我介绍,现场朗读和模拟主持,以全面考察选手们的表达能力,语音水平,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。
自我介绍环节,1号杜雨晴的自我介绍十分巧妙,一个“雨过天晴”便将她的名字娓娓道来。10号周欣宇的电台开场白式自我介绍让人耳目一新。其他选手也带来了各具特色,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。
现场朗读和模拟主持环节,不少选手是初次参加主持比赛,稍显生涩,这却掩盖不住他们抑扬顿挫的声调和珠圆玉润的语音。其中8号黄希祺的表现出众,问答式的主持方法和观众充分互动,时而激昂,时而柔和的语调很好的调动现场气氛,泰然自若的神情,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。
竞赛结束,嘉宾点评环节董一平说道:“我院选手自我介绍充分结合自身特质,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更多,更自然。但整体上存在缺少微笑,紧张卡顿,服装整体协调性不好,站台位置不合适的缺点。对于情感控制,语气词使用,字词的停顿拖断也需改进。”李月妹则提到模拟主持环节应该结合主题发挥,以及服装选择的问题。
许久,最激动人心的名次终于出来了,第一名是1号杜雨晴,第二名是10号周欣宇,第三名是8号黄希祺。当主持人读出晋级名单时,观众们再次献上热烈的掌声,经久不绝。
“话”茧成蝶,这是活动的主题,也是活动的真实写照,在这次活动中选手们超越了自我,突破了自我,同时又以精彩的表现,给观众以深刻印象。
【来源: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会新闻网络部 文:徐光斌 图:龚雪丹】